第(1/3)页 无论是否由胜利者书写。 但历史的故事就在那里,不偏不倚的影响着每一个人。 站在紫禁城楼之上,朱由检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风雨欲来的极致压抑已经逐渐笼罩了这座古老的城市。 大明百姓的惶惶不可终日之下。 是大明第一次在鞑子面前露怯的表现。 究其原因还是近朝一次一次的失利。 都在证明着现如今的大明朝在面对北方鞑清时的软弱无能。 “大明啊...” 朱由检皱着眉头,眼神中有些迷离。 魂穿数百年来到这个只在历史书上读到过的朝代。 并成为了那传说中的大明最后一个倒霉蛋朱由检。 这种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唯一让朱由检此刻能够有些庆幸的那就是还有时间。 因为此刻是,天启七年九月。 崇祯刚刚把客氏赶出皇宫。 大明日薄西山。 但却还未到达一发不可收拾的爆发期。 时间已至黄昏。 宫城错落有致的庞大建筑群正映照在朱由检眼中。 零星的一些宫殿里还亮着点点烛光。 回过头走下城楼,踌躇间迈步走向大殿。 身后紧紧跟着的是一副太监打扮的微胖男子。 男子虽然不知道今日的皇爷为何要在此刻漫步这庞大的紫禁城中。 但他并不敢言。 快步之后。 映入眼帘的先是四根朱红的巨柱。 古朴而不失恢弘的大殿之上那精雕细琢的龙椅上放着一个明黄色的软垫。 此。 为皇权。 京师。 十七年后自挂东南枝。 长发覆面,吊死煤山。 大明皇帝归于一颗歪脖子树。 让人唏嘘。 朱由检明显没有安心等死的觉悟。 既来之则安之,活下去才是唯一道理。 可内忧外患之下。 大明的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 他只是思索片刻脑中就有了答案。 崇祯元年,小冰河时期迹象初显。 威力在当时就已然不容小觑。 但却无人在意,错过防范最佳时机。 崇祯二年,大规模裁撤驿站。 李姓快递员丢掉工作之后逐步走上了靠造反研究吃饭的路子。 乡绅地主肆无忌惮的土地兼并使得大明来自土地的税收越来越低。 且大规模的税赋只是不断的摊派到了少部分的农民身上。 底层百姓受到的剥削越来越重。 而那些真正手握大量土地的地主阶级。 让老百姓没有活路的同时,深宅大院不亦乐乎。 朝廷的税收不上来,他们的生活质量却是稳步提升。 国库空虚,民事艰难。 内忧至此不说,外患一样不止。 辽东之上,酝酿着一个大明走向颠覆的巨大推手,鞑清。 建奴不断劫掠之下,明朝北方的经济逐渐陷入糜烂的境地。 军户逃亡,明初时设立的卫所形同虚设。 这样的大明朝堂之上又是何等状况呢? 阉党与东林党整日撕扯不清,党争不断。 可真正治国理政之才又在何处? 真正为国操劳之才又在何处? 可如今的庙堂之上未必有如此才能者。 朱由检心里清楚的知道,事到如今,破而后立,一切都不能按部就班的再往下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