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缮黄河水利-《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1/3)页

    第二次新式科举的开考,无疑将新学的地位在大明国内再一次的提高了一层。

    如果说第一次的新式科举。

    不少人还将其理解为皇帝的一时兴起,但这第二次意义就完全不同。

    由于大明新式科举在原则上。

    对于参考学生的年龄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所以这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士子之中有不少都是年纪尚浅的孩童少年。

    但并未有人对其产生轻视的看法。

    毕竟在新学学习上面。

    这偌大的大明,大部分人都只是初学者,往日的四书五经八股文章的地位已经是一降再降。

    更何况。

    其实有不少人在背后给这些前来参加考试的“神童少年”出谋划策..

    ....

    南京扬州府!

    ..吏部的官员率先入场。

    崇祯二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比起第一次更加完善,只不过今年开始要逐渐转交给教育部负责新式科举。

    所以紧随着吏部官员的,就是大明教育部的官员。

    之后,才是地方衙门的官员。

    而这地方衙门的官员往往也都不能够是本地的父母官员,而是在省府内部随即选中一同级或更高级别的官员负责监考。

    例如今天这场扬州府的新式科举第一考。

    监考的地方官员就来自淮安。

    监考官员入场之后。

    鱼贯而入的才能是扬州当地报名参加新式科举的学生士子。

    学生士子,按号对位,一一就坐。

    一声铜锣敲响,考试开始。

    铛!

    “大明新式科举扬州府第一考!开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