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手将那一本《玻璃工业化制造》兑换了出来,顺手还兑换了之前提到的化学书籍等..那本《蒸汽机车制造技术》朱由检同样没有放过。 不过在此之前,朱由检觉得自己还是应该一步一步来,比如说先从玻璃工业入手,于是他召集了不少人,其中就有最近几天因为织布机而在京城之中名声大噪的王毅思。 玻璃的制造,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简单的是它的原材料获取极其简单,困难的是需要大量的生产设备作为加持。 否则后世的那种透明如同水晶般的玻璃,在现在的大明还只能想一想,现在最多的是琉璃,京城之内也有琉璃厂。 但这种琉璃比起玻璃来说还差的远呢... 作为常用民生产品之一的玻璃,其制造的详细理论和步骤都在朱由检刚刚兑换出来的那一本书中进行了详细介绍。 尽管朱由检没有太多的工业底子加持,但是这么长时间各种各样的工业书籍他也算是看了一遍。 耳濡目染之下。 不一会他便看明白了这生产玻璃所必须的几部分。 首先生产玻璃首先就是要考虑建设坩埚炉,这种特质的炉子能够承受超过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温。 毕竟只有在这种高温之下,用来制造玻璃的石灰石、石英、纯碱等原材料才能够被加热熔化,并且这种坩埚的制造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只不过,作为皇帝的朱由检自然不可能对着一切都亲力亲为。 交给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一会。 大明科学院的不少研究员和工业总局、兵器总局乃至工部的大量大臣就出现在了宫内,当然..肯定不是东暖阁。 朱由检的那点小地方还容不下这么多的朝廷官员。 待人来的差不多了。 朱由检率先开口说道:“朕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事要找你们的,但在说今天的事情之前,朕想要先考考诸位大臣们..谁知道玻璃应当怎么制造呢?” 问题刚一抛出来,就有一工部的大臣行礼开口回答说道:“皇上..这玻璃的制作方法虽然颇为繁复,但大致依旧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是利用特制的炉窑对原材料进行加热,之后再用特制的引子除去其中的杂质,之后就可以放入磨具之中待其冷却成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