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的父亲母亲-《重生97之韶华行》


    第(2/3)页

    毕业以后父子俩更是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音量拉开。

    两人嗓门都大,外人听起来就跟吵架一样。

    一点点的生活细节慢慢浮上心头。

    小时候父亲的模样,现在父亲的模样,重生前最后一次见到父亲的模样。

    在这一刻仿佛串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

    苏天林出生于自然灾害最严重的1959年7月。

    家中兄弟四人,三个哥哥都没怎么上学,只有排行老幺的他得到特殊照顾,送去念了高中。

    那时候苏幼安的外公刚犯了错误。

    从南湘省下放到了林城比较贫穷的苏家屯。

    母亲江虹初中毕业后,外婆突然离世,便也只能从星城跟到了苏家屯。

    正好插班到了苏天林的班上。

    梳着两条大麻花辫子的江虹,知性漂亮,换成现在也能称一声校花了。

    只是那会,孩子们都把她孤立了,没人跟她说话。

    善良淳朴的苏天林倒是不管这些,看着江虹一个人比较可怜,一直颇多照顾。

    一来二去,两人便暗生情愫。

    到了高三下学期时,正好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

    那时候高中都不以学习为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农田里帮活。

    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出路,两人还是选择博一下,抓紧一切时间复习。

    江虹学习天赋更好,模拟考试能过大学线,就报了大专。

    苏天林则要差一些,只能报了中专。

    结果成绩出来,双双以几分之差落榜。

    家境一般的两人没有选择复读,约着一起到了林城。

    好在高中毕业那会还算吃香,很快便顺利被城里的棉纺厂聘用。

    棉纺厂里的女工比男工吃香。

    江虹很快就转正成了正式员工,而苏天林到了80年代初依然还是个临时工。

    随着国家各项发展政策逐渐打开,城里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个体户。

    苏家祖上是老裁缝出身,苏天林从小也学了制衣的手艺。

    于是业余时间就挑着一台手工缝纫机,到街面上摆摊,缝缝补补,也算是添补些家用。

    没想到因为手艺不错,接了不少成衣订单,慢慢打出了一些名气。

    80年代中,裁缝们都结伙南下去做生意搞服装,也喊上了苏天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