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栽赃…-《卿卿与我开太平》


    第(2/3)页

    谢秋盈闻声看了过去,冷声道:“我问你了吗?”

    谢秋媛轻咬贝齿,默默住嘴,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许净安以眼神示意谢秋媛,让她不必挑衅谢秋盈,一面又叹道:“我当时将手串放在梳妆台前,因知晓金月素来是棠儿身边的人,故而也不觉得她会盗走此物,谁知人心难测……”

    谢秋盈拍手道:“人心难测?这话说得可真对!我可是问过金月了,她并未独自呆在你的住所,身边人多眼杂,她又如何下手盗窃?反之,你突然将她叫去,她手上杂活无人接替,反被管事的姑姑抽了几鞭子,后来,一群大丫鬟冲进了她的住处,从她枕下搜出手串,不停辩解便只要想要她的命……表姊,你说究竟是谁人心难测?”

    她见不到谢映棠,急了许多日,越想越觉得不对,便去找了红杏金月。

    谁知刚一跨进荒僻的打杂院子,便看见金月被人抓了,人人都说她是贼。

    一个婢女偷窃算不了什么,哪怕是依规矩将人卖出府,或者杖毙,也不会有什么人关心。

    偌大谢府,人事变动是常态。

    只是这个人,曾经服侍谢映棠。

    有心人该怎么说?如今阖府上下都说翁主惹怒了太尉,所以身陷囹圄,如今又传出贴身侍女盗窃,那她们在背地里又该怎么议论谢映棠?

    她谢秋盈识人从不出错,金月秉性如何,她又怎会不知?

    说到底,不过诬陷罢了。

    杀金月,既可败坏棠儿的名声,又可让棠儿伤心自责。

    她怒极,一刻也不愿多等,直接跑去找了三郎。

    彼时三郎刚刚回府,听了此事,神色当即冷了下去,念及亲妹名声,便让人将金月关押起来,并下了死令让知情众人悉数封口。

    之后,是暗中处置了金月,还是为她伸冤,还待细细思量。

    谢映棠还被软禁着,金月的事情若惹恼了族中长辈们,显然也不妥。

    谢秋盈想了想,便又自告奋勇,跑来找祖母求情。

    没想来才走半路,便又碰见这手串正主了。

    谢秋盈心底冷嘲,暗想:她那棠儿妹妹这回可算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了,平时跟她说了多少次,对许净安不必留太多余地,可她偏偏不听。

    人家现在都爬到她脑袋顶上来了。

    谢秋盈念及此,眼神更冷几分,狠狠刮向许净安。

    许净安此时正好抬眼,两人目光相撞,冰火交融。

    许净安心跳渐快,心中暗嘲,面上笑意也全部消失。

    再温柔谦逊的一个人,面对如此显而易见的恶意,再笑便显得虚伪了。

    她傲然迎着谢秋盈不善的眼神,冷笑道:“妹妹怀疑我,可要拿出证据来,或者你我去祖母跟前,让她老人家评评理,究竟是不是我故意栽赃陷害?”

    “我确实没有证据,不过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理,还是请表姐想清楚。”谢秋盈上前几步,用只有她们可以听见声音道:“先不论表姐对棠儿是否有恶意,表姐当真确定要闹得人尽皆知吗?杀了金月,你得罪的不仅仅是棠儿,还有三堂兄和大伯母。”

    公主并不喜欢许净安,许净安初来洛阳时,因不小心冲撞公主,被公主府的姑姑亲自教了规矩。

    自此之后,许净安不敢再随意放肆。

    而此后但凡宫中大宴朝臣,众名门夫人携族中嫡系出入宫门,都甚少带许净安。

    谢族并未由公主做主。

    可如今谢太傅身体日益不济,长房谢定之逐渐掌控全族话语权,公主联系宗亲与士族,面上敬着长辈们,府族中许多事也偶尔过问,少有人忤逆。

    谢老夫人是长辈,当年年少时扶持太傅,把持内务,让夫君无后顾之忧,加之其机敏贤惠,帮夫君不知躲过多少明枪暗箭,谢太傅一生宦海沉浮,辗转各地州郡,才将并非是士族领袖的谢族日益壮大。
    第(2/3)页